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智利矿难大救援让中国模式暗淡无光

作为一个矿难频发的大国,中国人早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矿难新闻,对世界各地的天灾人祸也不再过敏。然而,在这次智利圣荷赛铜矿举世瞩目的大救援中,33 名矿工被困地下622米的深处,长达69天之后全部生还,还是让全世界特别是我们看到了一次不一样的矿难,一个真正的奇迹。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

对此,有评论写道,诞生奇迹的喜悦属于全世界,因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和不同国家的人们,从这次救援行动中看到了高扬的生命价值,而创造这项奇迹的光荣则当属智利这个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智利大救援就是一部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展示片。

《南方都市报》15号的社论文章说,通过这次救援,全世界开始更真切更深刻地认识了智利这个南美小国,即使是小国,它的国民也可以很有尊严;即使是小国,它在世界上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尊敬。不过,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的是,智利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并不是这个国家有多么高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其在南美较为稳定的政局,而恰恰是今年以来接踵而至的两场大灾难。在本次矿难之前的那场智利大地震,虽然强度高达8.8级,名列1900年以来全球第5大强震,但其人员伤亡却相对较小,地震中表现出来的国民素质也让外界印象深刻。

前后两场不同类型的灾难以及它们那出人意料的结果,都凸显了智利的价值观,用当地一位救援人员的话来说就是,"人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当然,这样的价值观并非只是口头上的宣示,而必须依靠坚强的制度保证。正是由于智利政府在建筑防震方面的严格规定,与完善的灾后救援体制,最终才使国民蒙受的损失降到最低。而这一次,一个陌生的词语井下"避难所",更是让中国人大开了眼界。看到那些被困地下的智利矿工,在避难所中又是升国旗、又是吃大餐来庆祝国家独立日,还能收看足球赛直播,甚至天天洗澡、训练减肥的神奇经历,或许会让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同行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如此高标准的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所谓的"战胜矿难"就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

对此,网友张东生的点评说,智利矿难的成功救援,关键就在于这个作为安全生产必备设施的井下紧急避难所。这里除了能为那些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和空气流通等条件之外,还可以提供温度调节和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的人性化保障,正是这个避难所让被困矿工们有信心也有条件坚持下来。那么,我们为什么就没有这套体系呢?这位网友感慨道,是啊,每15名矿工就要准备一份儿、每半年必须更换一次的储备物资,每年还要定期检修排气与供水等设施,就这样一年算下来,每名矿工也只不过需要多开支5~7万元而已。贵不贵呢?一条人命才40万元,与官员们的三公消费相比,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另一方面,就在本次救援行动圆满结束的喜庆气氛中,智利总统、亿万富翁皮涅拉竟宣布这座铜矿"确信无疑将永久性关闭",那些与事故有关的人员也"不会逃脱惩罚"。而智利矿业协会主席则表示:这些矿工不应该被叫做英雄,他们都是受害者。所有矿工脱险之后,我们打算尽全力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不仅如此,在接受中国《东方早报》的采访时,这位主席更是强调说,监管问题更多是出在政府,而非单个企业的层面。与此同时,他还十分冷静客观地表示,"奇迹注定只会发生一次"。凡此种种,都让中国网友十分感慨。腾迅网友"几点睡几点起" 的点评说,尽管救援行动大获成功,人家还是要按部就班地追究责任、总结教训。可我们呢,恨不得赶紧大张旗鼓地歌颂救人的过程有多么艰辛、多么的感人等等,硬是把一起起的事故做成了一件件的"壮举"!

此外,在中国的许多矿难中,一些地方政府和矿主们在事故发生后极力掩盖事实真相、虚报伤亡人数,对各路媒体记者和那些遇险矿工家属们严防死守。在所谓"维稳"的名义下,封杀新闻、屏蔽消息更是成了家常便饭。相比之下,人们从这次智利的救援行动中看到了许多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智利有关方面在事故现场专门修建了媒体接待中心,上百名矿工家属都守候在救援现场,焦急却又安静地注视着救援行动的展开。南都社论最后说,"智利万岁"!这是一位矿工在升井之后情不自禁地呼喊,那一瞬间,全世界都在聆听,谁都知道,这无疑是一个国民在真诚地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 (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南方都市报》上作者吴强、狂飞,以及中选网上作者祝华新的相关文章。)

作者 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