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重庆城管要做好事的前提是首先不做坏事

"助人为乐"原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但是,当它成为一种任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据《重庆晚报》的报道,根据最新规定,从明年起,全市6500名城管队员每天上街巡逻时,都要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此举引起当地市民的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为此,有评论回顾说,过去一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要求干部与农民群众"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穷亲"、"大下访",尝试拉近百姓和官员之间的距离。上周到重庆调研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肯定了这些做法,并说:"重庆开展的上述活动,创新了社会管理形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是条好经验。要不断规范,使其长效化、机制化"。

据《联合早报》今天(12月14日)的报道,获得中央领导人的肯定,重庆市政管委再接再厉,尝试对社会形象恶劣,常被诟病为暴力执法的城管部门改头换面,本月9日宣布开始实施对城管队员"十禁止三必须七严格"的要求。今后,重庆城管执法时应以教育规劝为主,能不处罚尽量不处罚,不准没收小摊贩的东西,只能暂扣。此外,明年起,还将要求全市6500多名城管队员,每天上街巡逻时都为群众做一件好事。究其原因,重庆市政管委会主任王元楷表示,现在城管队员的形象已经被妖魔化。如果是城管队员打了人,媒体的标题就会很大;如果是城管队员被打了,网上的标题则可能是"城管队员终于被打"!

虽然重庆城管主动改变形象,走亲民路线,值得肯定,但也有网友表示,城管做好事,我们不反对,但其做好事的前提首先就是不做坏事。一直以来,城管的形象之所以很差,当然不仅仅是公众的成见,而是其长期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对立。因此,城管队员最需要的,不是每天做好事,而是首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滥用手中的权力做坏事、伤民心。

《南方都市报》上作者堂吉伟德的文章说,否则的话,就是做好事也会流于形式,其效果也会被一件坏事而轻易抵消。这样一来,做好事不但得不到理解,甚至还会给人以"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觉。同时,做好事如果不是出于执法人员的自觉性,而要靠行政强制来推进,或者是目标硬性考核的话,都可能使做好事成为一种任务,甚至还会闹出那种"自己丢一毛钱自己去捡"的应景闹剧来。

文章又说,其实,做好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的是道德的支撑,与硬性规定没有什么关系。强制要求,就有被异化之虞。而不做坏事则是法律的明确要求,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规范,也是公权力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如果连法律的强制要求都达不到,却在道德上一味拔高,这样的"做好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过只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而已。

 

重庆城管被要求做好事。
中国网上城管漫画
作者 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