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号,日本遭遇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这场里氏9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995年阪神地震的256倍,相当于超过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破坏能力,比地震杀伤力更可怕的是席卷日本东北部地区浪高超过10米的大海啸。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
尽管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日本全体国民在巨大灾难突然降临之际,并未惊慌失措,而是保持了极大的冷静和镇定,处之泰然。对此,有评论回顾说,虽然办公室猛烈晃动,但领导不是带头逃命,而是泰然自若地指挥大家有序撤离;为了躲避余震,人们纷纷跑到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里,却仍然不忘把两侧的道路空出来,以便让车流与救援队伍通行;地震之后,全国的711便利店全部免费提供水和食物,三得利公司所有的自动售货机也一律免费,只要按键即可拿到饮料。
与此同时,那么多人在灾后自觉排队打公共电话,自觉节省用电以便保障灾区的电力供应;数百人在广场躲避地震,整个过程不仅无一人抽烟,结束之后,地上也没有一点垃圾;大家都在互帮互助,甚至就连黑帮组织都参与进来,非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还主动开放它的各处事务所作为庇护中心,为灾民提供食宿。《联合早报》上记者陈迎竹的文章还提到,一个妈妈找不到电话联系女儿很着急,当旁人得知她的女儿身在学校时,都告诉她可以放心,因为"学校是最最安全的地方了",原来日本有句名言说:"倒什么都不能倒学校"。综上所述,以及其它大量事例都充分表明,无论是日本政府或民众,在这次巨大灾难面前,都确实做到了中国古人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一切的一切,都让你看到日本民族面对灾难的空前团结,也看到了其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我们常说"多难兴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在灾难中学到很多知识,积累很多经验。其实,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并非只有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灾难才能兴邦,从他国的灾难中学习,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中国青年报》上作者舒圣祥的文章强调说,灾难时刻,无疑是展示一个民族最真实面貌的一刻,也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机会。在这次日本大地震中,我们看到的上述种种令人称道的镜头,同样可以成为我们今后国民教育素材的重要内容。
联想到中国正在着力打造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种种努力,有评论写道,国家形象宣传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只有那些能够获得最大多数人赞许和认同的,无疑才是最有效的。日本人在这场灾难面前的优异表现,让我们切实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形象并不完全是靠宣传出来的。面对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日本国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巨大凝聚力、政府与民众的同心同德,以及各级领导身先士卒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样将日本的国家形象鲜明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对此,作为中国人最大的感触则是,真正的社会稳定,只有来自政府和人民之间的高度相互信任。
中选网上作者馨无语的文章又说,在此次地震和救灾的过程中,日本举国上下"和谐"得天衣无缝;政府公开透明,面对危机冷静而高效;人民团结互助,表现出遵纪守法的高度纪律性;各种社会团体有序行动,志愿者无私奉献;所有的这一切运作都没有丝毫的功利性,也没有做秀,更没有谁应该感谢谁的问题,有的只是完全出自本能的责任感和爱心。文章最后感慨道,如此真实而生动的国家形象片,既没有欢歌载舞,也没有光鲜亮丽,更没有什么俊男靓女,有的只是日本民族面对巨大灾难的精诚团结和秩序井然。
此外,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假如这场九级地震发生在中国,会死亡多少人呢?记得当年俄罗斯人质危机发生后,国内某个电视台栏目曾设置竞猜题"你估计会死亡多少名人质",从而使舆论哗然。虽然人质不可竞猜,但灾难却可以比较。官方新华网不是也发文要向日本学习抗震的先进技术与危机管理经验吗。专栏作者傅一河的文章说,此次我们从电视上看见,日本九级地震那些房子并没有倒,而是被海啸冲走了。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云南也发生了一次地震,不过四五级吧,但是房子几乎都倒塌了。
面对九级地震、海啸与核电站爆炸,日本政府危机处理井然有序,信息及时公开,国民惊而不乱,媒体表现专业,可圈可点。而前些时候,中国江苏响水县村民听说当地化工厂发生爆炸,数万人凌晨仓皇逃离,引发交通事故导致四人死亡。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在这几个小时里,有关部门的官员们究竟在做什么?事后竟然把几个被指所谓"造谣"的村民抓起来,还要判刑。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啊?!文章最后感慨说,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外国,可以让领导人下台,政府改组,总统首相向国民道歉,而在我们这里,你就连真情的真相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媒体敢公布吗,记者敢报道吗? 网民敢评说吗?我们的稳定难道就是这么来的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