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深圳巿民前往香港购物的背后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物价都低于香港,这也是许多香港巿民北上消费的动力。可是,最近中国大陆物价大幅上涨,造成部分生活用品的售价比香港更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留彦认为,通胀有可能继续走高,因为流动性过于宽鬆,加息的物价抑制效果会滞后。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沉明高也表示,中国加息会引来境外热钱,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证券报》最近报道,细心的深圳市民作过比较,在深圳卖人民币二元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一点一港元,折合人民币才九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六元一斤,平均每个都要四元,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十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九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连锁超市二十三港元就能买三十个,折成人民币每个还不到七角钱。深圳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九月,深圳消费者物价指数比上涨百分之三点八。深圳周围的民众觉得,这些日子的物价涨得很明显,都是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五十,远高于政府公布的数字。这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比政府的预期来得更为勐烈。
有深圳巿民表示:「人民币兑港币升到八十四兑一百港元,港人收入缩水了,周围不少地方以前欢迎使用港币,现在都不收港币了。」这些日子,老百姓都也看到了深圳居民到香港去购买油盐酱醋的新闻。但深圳巿民张鸿向亚洲週刊表示,去香港购买类似物品的仍然还是少数,大多数农民工是去不了香港的。张鸿说「我们承受着水涨船不高的痛苦。超市内什么都涨,现在同样的货品,换个包装,价钱就不一样了」。过去,深圳一般家庭主妇去一次超市购物都要使用二、三百元人民币,现在购买同样物品,起码要增加百分之五十。张鸿说:「一桶油过去百多元,现在要一百五十元,七角钱的豆製品,现在要一元。过去涨价,政府还会告示,现在全面涨价,政府也不出声,表明已经控制不住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倍增,热钱滚滚下,通胀的前景并不乐观。内地媒体报道,近期来,三十一种生活必需品有八成大幅调整价格。十一月一日,北京冬储大白菜开卖。由于今年大陆各地的大白菜种植面积大幅缩水,冬储大白菜的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北京东城区交道口的传统市场上,今年冬储大白菜售价为每斤人民币六毛,北京市民反映,这个价格要比往年贵了几倍。北京的监测数据显示,内衣、毛巾等棉製商品平均涨幅在一成三至两成四之间。其中内衣涨幅最大,平均涨幅两成三。原因是,大陆本土棉花产量去年比前年减产一百多万吨,棉花缺口四百万吨左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留彦认为:「通胀有可能继续走高,因为流动性过于宽鬆,加息的物价抑制效果会滞后。」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博士沉明高也表示:「中国加息会引来境外热钱,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史英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